在手機電池領域,經常提到的兩個關鍵指標是毫安時 (mAh) 和瓦時 (Wh)。雖然這兩個指標對于了解電池性能都至關重要,但它們衡量的是電池功能的不同方面。
mAh,即毫安時,是電池容量的單位。“毫安”是指千分之一安培,是電流的單位,“小時”是時間的單位。mAh 是電流與時間的乘積,描述的是電池可以存儲多少電量。
簡單來說,如果手機電池以3000毫安電流放電一小時,其容量為3000mAh。計算公式為:mAh=mA×h
Wh,即瓦時,是能量單位。“瓦”是功率單位,“小時”也是時間單位。瓦時 (Wh) 描述一段時間內消耗或存儲的總能量。計算方法是將電流乘以電壓:wh= (mAh × 電壓) / 1000
實際上,許多人認為 mAh 值越高,電池續航時間越長,但這是一種誤解,續航時間受電壓和功耗影響。對于類似類型的電池,例如現代智能手機中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功耗決定了電池續航時間。
- 假設電池A的容量為3000mAh,電壓為3.7V,電池B的容量為2000mAh,電壓為5V,則計算二者的瓦時:
電池A:(3000mAh×3.7V)/1000=11.1Wh
電池B:(2000mAh×5V)/1000=10Wh
- 雖然電池B的電壓較高,mAh較低,但其實際能量(Wh)僅比電池A略低,表示電池壽命相近。
- 現代智能手機電池的電壓一般在3.8V左右,電壓相同的情況下,mAh越大是否意味著使用時間越長?不一定。
- 例如,iPhone 13 Pro Max (2021) 的容量為 4352mAh,而三星Galaxy S23 Ultra (2023) 的容量為 5000mAh。盡管iPhone 13 promax容量較低,但由于硬件和軟件優化降低了總功耗,iPhone 13 Pro Max 的電池續航時間更長。高效的電源管理使手機即使在電池容量較低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較長的使用時間。
iPhone 13 Promax | 三星 Galaxy S23 Ultra | |
容量 | 4352毫安時 | 5000毫安時 |
電壓 | 3.85伏 | 3.85伏 |
網頁瀏覽測試 | 18 小時 52 分鐘 | 18 小時 57 分鐘 |
視頻流測試 | 10 小時 23 分鐘 | 8 小時 54 分鐘 |
3D 游戲測試 | 10 小時 29 分鐘 | 7 小時 13 分鐘 |
手機功耗是什么?
功耗,以瓦特 (W) 為單位,是指手機在運行過程中消耗的電能。功耗越低,電池續航越長。影響功耗的因素包括屏幕亮度和分辨率、處理器頻率和負載、無線通信模塊的使用情況、后臺應用程序的數量以及傳感器的使用頻率。
廠商通過軟硬件優化來管理和降低功耗,例如采用更高效的處理器和顯示技術、優化操作系統的電源管理功能、引入省電模式和動態調頻技術等,有效降低了手機的能耗。